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丹丹
现金、手机、奢侈品……当前,涉案财物逐步呈现出种类多、形态各异等特征。涉案财物是执法办案中“人、事、物”三要素之一,如何对其进行妥善管理成为执法办案部门亟需应对的难题。
近日,记者在全国公安机关“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中了解到,福建省厦门市公安机关联合检察院、法院、市财政局等部门,建设厦门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实现“物品集中保管、信息网上流转、中心集约处置”。据悉,自该中心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入库涉案财物170万余件,节约办案时间超15万小时,节约财政资金1亿余元。
厦门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叶文同介绍,通过该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从涉案财物被依法扣押时起,“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其价值也最大限度得以保全。”
如何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叶文同表示,该中心的这一模式打通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数据链接,延伸到市财政局信息化系统,向财政部门公开、共享涉案财物信息,接受财政部门实时监管,为后续涉案财物处置转罚没物资扫清障碍。
在该中心管理的涉案财物相关案件中,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其在厦门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之便,以经营二手车交易、车辆质押贷款为由,通过盗用他人车辆照片伪造质押信息等手段,诱骗多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骗取巨额钱款。随着案件水落石出,作为犯罪所得和重要物证的一辆汽车被依法扣押,在该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接受规范、精细的全流程管理。
该中心统一管理的涉案车辆。 陈丹丹 摄
政企合作是该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点之一。叶文同表示,中心引入第三方机构,为涉案财物提供统一管理、存储维护、网上拍卖、开展鉴定、集中销毁等服务,出台涉案财物保管维护规范,分类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各环节责任归属,实现涉案财物管理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变。
厦门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综合科科长陈仲怡介绍,在政企合作过程中,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为引入的第三方机构设定了相应操作规范及考核方案,对机构相关工作开展严格监督管理,确保从业人员队伍专业性及稳定性,并由专业审计团队就相关工作开展专项审计。
“开展涉案财物的先行处置工作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如权属清晰、当事人主动申请或同意等,在此基础上依法依规处置。”陈仲怡表示,这一机制能够避免因涉案财物损毁贬值造成的资源浪费,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中心管理的每件涉案财物都有对应的‘电子身份证’,可以扫描所附二维码查看相关物品信息。”叶文同介绍,厦门市公安局研发应用了跨部门涉案财物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高效对接,对于涉案财物的处置可以实现网上流转,降低实物移交过程中的繁琐性,开展全流程监管工作,推动涉案财物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发展。
涉案财物的“电子身份证”。 陈丹丹 摄
据介绍,在物证鉴定环节,厦门市公安局探索构建“物证一站式司法鉴定平台”,有效解决相关物证鉴定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提高办案效率。
“如今,办案民警只需在系统内一键发起鉴定任务,鉴定机构随即上门取件并开展后续鉴定工作,鉴定意见通过平台或者物流回转办案单位。”厦门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通过该物证一站式司法鉴定平台送检案件超1.3万起。
保宇配资-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全国前三配资排名-炒股杠杆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